尊龙凯时

国资动态

国企革新走进“黄金时代” 宣布时间:2012-09-13

时间:2012-09-12  原文作者:尚雅楠
 
1998年还保存三分之二亏损的中国国有企业,历经十多年征程,已经生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并迎来自身生长的“黄金时代”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说,“我们通过国有中小企业革新把国有经济集中到了大企业层面,通过政策性关闭破产淘汰了国有大企业中的5000多家劣势企业;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又通过治理体制革新优化了企业的外部治理体系,并且差别水平解决了其内部机制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所以这十年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改善是一定的 。”

十年间,中央企业(从2002年至2011年)的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20.2万亿元,税后利润从3006亿元增加到9173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均翻了好几番,年均国有资产值增值率抵达115%,为经济社会生长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央企生长所带来的垄断利润分派不均、职工薪酬居高不下等问题又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

十年间,进入世界500强的央企由6家增长到43家;而央企在外洋市场并未真正展现500强的实力 。2008年金融;,有68家央企曝出114亿美元的外洋业务巨额浮亏,2011年又传出中国铁建投资沙特轻轨项目亏损达41.48亿元人民币 。

从濒死挣扎到行业领袖

央企“涅槃”始于2003年国资委建立 。“兼并重组”、“整合”成为国企革新的主题词,2003年到2006年间,国资委所统领的央企由236家减少到149家 。2004年到2006年,129家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连续增长,其中年均增幅凌驾20%的企业抵达112家;13家企业实现了全面扭亏增盈;年均新增利润凌驾10亿元的企业有25家 。2006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万亿元,有16家中央企业入选《财产》杂志2007年宣布的世界500强,比2003年增加了10家 。

2009年4月19日,时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透露,截止到2008年底,140多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961.8亿元,其中有三大企业利润过千亿:中国石油净利润年度1144.31亿元,连任亚洲最赚钱企业;中国移动盈利1127.93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 。

据国资委统计数据, 2012年1-7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3347.6亿元,同比增长8.4%;上交税费总额12625.7亿元,同比增长13.8% 。十年间国有企业稳定高速生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市场化革新,努力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兼容 。公司制股份制革新、经营机制革新、兼并重组等一列革新步伐,为国有企业生长注入强劲动力 。

正如邵宁所说:“十年前国有企业脱困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退出,实际上那时不主动退市场也会逼你退,想进也进不了 。所以,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是一个最好的工具,谁竞争力强就让谁生长,这样能够包管我国的经济由最精彩的企业组成 。因此我们的着力点应是研究完善平等的竞争机制 。”

勇于继续社会责任

担负社会责任,是央企重要使命之一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仅国资委治理的中央企业就实现节能4900万吨标准煤,是国家下达节能考核目标的1.8倍;另外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降幅划分凌驾全国平均水平23.7和22个百分点 。别的,中央企业积极加入定点扶贫、援疆援藏和种种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至2010年中央企业扶贫、救灾、公益事业等捐赠就达133.7亿元 。

“在抗震救灾一线,在航天航空一线,在自主立异一线,在‘走出去’一线,在高危害、低回报一线,我们都能看到国有企业的身影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宁静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说,正是由于国有企业的保存,才使我国在关系国家宁静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要害领域掌握着经济主权;正是由于国有企业的保存,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才有了抓手 。

自2006年年初,国资委研究局启动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的系统研究 。国家电网在这一年率先宣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随后中铝、中远等央企也相继宣布社会责任报告 。2008年,国资委宣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和步伐 。这是国资委自建立以来,首次就央企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明确指导意见,成为国企乃至中国企业界履行社会责任的里程碑式的指导文件 。“企业责任报告”使得央企担负社会责任这一使命越发制度化和具有监督性 。今年截至5月30日,有92家央企果真宣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走出去”迎接危害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生长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逐步生长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2011年4月28至29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走出去’事情集会”,明确把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着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和着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确立为“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的三项主要任务 。

在政府的勉励与推动下,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这几年取得积极进展 。据国资委的开端统计,2005~2010年,约100家中央企业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设立了子企业或治理机构约4248户,对外直接投资由96亿美元增加到499亿美元,年均增长39%,约占全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4% 。2009年有67户中央企业实施了外洋并购,并购的企业达771户 。

在看到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可喜结果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企业在“走出去”开展外洋业务方面与兴旺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另有相当差别 。

2010年底,国资委主任王勇在中央企业卖力人集会上指出了央企保存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缺乏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至公司大企业集团 。整体上看,中央企业的焦点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缺乏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国际化人才严重缺乏,组织框架和经营模式不可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 。在国际标准和竞争规则的制定中,影响力还比较小 。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恶性竞争十分严重 。结构结构调解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许多行业还处在国际工业链低端,一些企业仍然延续高投入、高消耗的生长模式 。技术立异能力不强,中央企业普遍面临自主立异能力不强,研发投入、研发能力和水平与跨国公司相比有很大差别的问题 。治理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一些企业治理链条过长,集团管控能力弱,缺乏对重要子企业和境外资产的有效监控和治理,重大资产损失时有爆发 。 “任何投资不可能没有危害,也不可能回避危害 。随着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的增长,境外资产的监管实际上对国资委来说是一个新课题 。”邵宁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

央企革新需要深化

毫无疑问,在这十年间,不少央企都长成了“巨型航母” 。他们的资产规模动辄以千亿计,每年的盈利或者亏损通常以百亿计 。他们经常集中了某个领域内政府能够调配的险些所有的优质资源,他们的领导者中也不乏当今中国最优秀的治理者,也都创立了骄人的效益 。

可是这些“巨型航母”的生长也受到一些质疑 。

“陪同着中国国有企业革新,一些质疑声从未间断过:从‘国退民进’到‘国进民退’的频频全社会大讨论,掩映的是产权结构矛盾的一次次市场化冲突 。从当年批判国企效率低下,竞争力缺乏,到如今批评‘做大做强’的国企垄断市场、垄断利润,纠结的实际上是社会利益分派的种种不平衡 。然而,进退之间的权衡在现在的市场生长阶段上,依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邵宁说 。

关于垄断,正如邵宁所说:“某些行业如电信、石油石化在中国是很是特殊的行业 。第一,他们是寡头竞争花样,或者说是几个寡头垄断市 。ㄖ辽僭谏嫌尾糠郑;第二,他们关系国计民生,因此价格都由政府控制 。为什么只由少数企业经营,是行业特点决定的 。电信企业建一张网需要上千亿投资,运营商过多是不经济的 。石油是稀缺资源,各人都去开采肯定不可,所以世界上绝大大都产油国都是国家石油公司体制,是独家的 。”

关于央企利润分派,是不是真的如网友质疑被企业领导和职工分掉了,是不是都去支付天价“业务招待费”了呢?这些质疑背后真正地问题在于央企信息的披露不实时与行业监管、社会监督不到位 。

作为掌握大宗公共资源的央企,应该越发适应民众与舆论的监督 。

虽然,央企的十年生长之路坎坷曲折,但央企也获得了真正地生长,尤其是在国民经济中中流砥柱的作用愈发显得无可替代 。经历了股份制革新铸造后的央企已经被整个社会付与了更高的期望,其每一项革新实践,甚至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社会,市场以及舆论的关注 。

正如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所说:“经过多年革新生长,国有企业已经爆发了脱胎换骨的变革;但必须要依靠深化革新来推进国有企业连续健康生长 。”

(本文章摘自9月11日“人民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